“第一起”基于IPV6的攻击
这次,狼真的来了。
慧眼独具:首次披露的IPv6网络攻击
9月7日的凌晨两三点,整个城市还在一片夜色中酣睡。
突然,部署在某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单位的睿眼系统发出告警,提醒抓到几起攻击。
和以往不一样的地方是,攻击源IP一栏醒目地标识着“IPv6”这几个字。
迫在眉睫:不容忽视的IPv6网络安全
作为国家网络主权博弈的关键弯道,国家高度重视并推动IPv6的大规模部署。2018年5月,工信部发文,到2018年末,“基础电信企业完成全国范围LTE核心网等IPv6改造并开启IPv6业务承载功能”。
但因IPv6还是个新鲜事物,目前国内网络安全厂商普遍在这一块的研发投入不足,设备的IPv6防护能力也不足,同时安全人员也缺乏对IPv6协议的了解和IPv6攻击对抗经验。
可是很少有人留意到,我们已逐渐进入IPv6时代——即使不主动启用IPv6,自Windows Vista以来的所有Windows版本(包括服务器版本)都默认启用IPv6,且优先级高于IPv4。
领先一步:“全能”的网络安全守夜人
此次,发现IPv6攻击IP的,正是中睿天下睿眼·WEB攻击溯源系统。
当其他人还在测试研发兼容IPv6协议,睿眼已经用事实说话,成功捕获了IPv6网络攻击。
当前,睿眼·攻击溯源系统已全面支持IPv6。
从率先将“攻击溯源”应用于安全防护,从率先使用“成功研判”提升安全效率,从率先研发“邮件IDS”应对高级邮件威胁……
中睿天下一直践行“创新无止境”,用实际行动切实帮助用户解决问题。
技术领先一步,安全更进一步。